王东华
李荣显原籍资阳市乐至县人,1961年8月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到国有大型企业:阆中丝绸厂工作。50多年来,他工作在阆中、生活在阆中、奉献在阆中,始终把阆中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他漫长而又坎坷的人生历程中,曾先后多次谢绝优厚待遇放弃调省、地丝绸公司工作,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岁月,还是后来十年文革的动乱时期,他都始终保持对阆中的执着热爱和真诚奉献。在企业,他是全省同行业知名科技专家,先后八次荣获省地先进荣誉。1986年4月,他所参加研制的“154笼双压渗透煮煮茧机”科研项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社会,他是闲不住的“名人”,他先后担任三届市政协常务委员和两届市政协副主席职务,多次被民盟阆中市委、民盟南充市委评为优秀盟员。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才华洒在了阆中这片热土。
一、投身社区、发挥余热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市城市发展,迎恩街区域逐渐成了全市人口密集区,为适应城市发展趋势,保宁镇党委、政府决定新设立迎恩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并确定由李荣显等同志牵头组建,时值李荣显刚从企业退休,家人认为社区工作繁琐,又无报酬,要他在家休息,安度晚年。在个人得失和大局面前,李荣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他耐心说服亲属,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并当选为迎恩街社区第一任居委会主任。上任开始,居委会既无场地又无经费,他不辞劳苦,连续几月奔波于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引起市委主要领导重视,由政府划拨8万元专款落实办公场地,并征得市广电部门给予支持解决办公设施和办公经费,保证了居委会工作正常运行。作为企业技术干部转行作群众工作,为尽快转换角色,李荣显虚心学习,身体力行,勤奋工作,带领居委一班人深入小区了解情况,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从掌握基本情况入手,大担开拓,着力构建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由于居委会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连续三年被镇党委、镇政府授予先进荣誉称号。
二、化解矛盾,为社区文明和谐尽心尽责
新设立的迎恩街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既是原国有丝绸企业职工集中居住区,也是城郊失地农民较多的社区。随着企业改制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和农民土地征用,迎恩街社区成为全市各种矛盾较为突出的社区,居民上访时有发生。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区稳定和谐,李荣显积极配合党组织,做了了大量艰辛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4年我市丝绸企业陆续改制,几千名退休人员医保待遇未得到妥善解决,先后多次向省、地总工会和政府联名信访,几百退休人员还集体到市委、政府上访,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帮助政府尽快平息矛盾,李荣显会同有关人员,不辞劳苦,了解情况,认真查阅相关文件,详细归纳整理资料,向退休人员耐心解释宣传,反复奔走于省、地、市向上级汇报情况,历时一年多,群众反映的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从此,我市4200多名企业退休人员与企业在岗职工的住院治疗和门诊费用与行政事业单位同步,这起即将激化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
近年来,随着年事增高,李荣显不再担任专职社区工作,但他仍然像过去一样,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自己应尽之责。2008年秋,原国有企业泰丰丝厂300多名下岗职工因生活困难,多次联名到省地市上访,部分下岗人员还集中到旅游景区集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李荣显主动协助所在小区党支部同志,深入下岗人员家中了解,耐心宣传有关政策,积极到社区反映他们的实际困难,争取上级求助。年关前夕,配合党支部不分早晚多次奔走于社区与市经贸局争取资金,先后为80多名下岗职工送去党的政府关怀,使这起可能激化的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
三、献身社会公益,为群众办实事
李荣显作为企业科技专家,保持工人阶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热爱祖国,热爱阆中。他把参与公益事业引以为荣,他把为社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应尽之责。只要社区和居民需要他,他都乐意接受,从不推诿,家人说他家里的事他很少管,社会上的事他忙着管。
2008年,市社保局在全市推行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时年他年逾67岁,被社区党组织推荐为迎恩街社区离退休职工管理小组成员,在没有任何报酬和工作经费的情况下,他任劳任怨、辛勤工作,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坚持到社区走访了解,关心李芳华贫困家庭和王邦培、邓洪珍、徐惠兰等常年患病人员。每年春秋两季,协助党支部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各种有益,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2009年,在党支部和李荣显等同志组织下,迎恩街社区组织了盛大的庆重阳、迎国庆60周年群众文艺联欢会,200多名离退休人员齐聚天象广场,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唱红歌、赞阆中,数千名市民驻足观看,新闻媒体现场采访,受到到会市人大、政协领导和宣传文化部门同志高度赞扬。由于工作扎实,富有特色,迎恩街社区退管工作连续四年受到上级表扬,市电视台、《名城阆中》和《南充日报》多次专题报道。
近年来,李荣显尽管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仍然兼任社区关心下一代和社区老体协工作,群众称他不甘寂寞,是闲不住的老人。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多方寻求社会支持,配合社区适时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老年活动。为了做好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工作,他主动深入社区了解掌握孤残和留守儿童现状,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针对社区孤残和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他多次奔走市关工委反映情况。受到上级高度重视,市关工委主要领导连续三年,亲自带着1500元、2500元不等现金,为社区五名特困孤残儿童送来党和政府的关怀。由于工作深入扎实,他所在的迎恩街社区的“关工”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李荣显长期从事企业工作,家境并不富裕,三个儿子至今下岗失业,他和爱人年老多病,还要操心子女生计,家庭生活相当拮据。然而面对社会公益,他从不含糊。“5.12”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期间,他积极奉献爱心,带头到小区、市老干局和民盟阆中市委捐款。平时,只要居民有困难找他,他都会毫不犹豫帮助解决,被群众誉为热心公益的阆中好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荣显作为一个外地人,他扎根阆中五十五年,四十年投身企业,十五年献身社会公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对阆中的热爱。他的奉献广为群众称道,迎恩街社区退管领导小组组长,原阆中丝绸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长秦嘉顺同志称他是“阆中市民的好榜样”。他所在小区党支部、专门到上级有关部门请求给予宣传表彰,市政协副主席(原民盟主委)马凯同志赞誉他“扎根阆中,献身公益,确实是精神可嘉”。(作者系民盟阆中市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