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民主同盟南充市委员会 > 盟员风采 > 人物风采

胸怀梦想,阔步走在紧急救援道路上——民盟南充市西充县总支机关支部副主委袁李斌与他的应急梦

在四川西充县,有一支紧急抢险救援队。平时,救援队的队员默默无闻,各自忙于自己的生计,而一旦出现重大灾害和紧急险情,他们就会自费出发,携带专业装备,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害现场,积极参与紧急救援,有资质、有组织、有纪律,有水平,非常专业,在省内外众口皆碑。

可能大家想不到,这样的一支高效率紧急救援队,成立之初仅有3人,目前已经扩展壮大到了58人。它的出现,皆因为一名退伍消防官兵袁李斌。

袁李斌,男,汉族,1973年1月出生,四川省西充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主同盟南充市西充总支机关支部副主委,西充县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现为西充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综合科科长。

提到紧急救援,“除非是我身体不适应了我才考虑退场。”退伍不褪色的袁李斌,胸怀梦想,初心不忘,誓要把抢险救援进行到底。

自掏腰包 组建社会公益紧急救援队随时待命救援

1991年高中毕业,袁李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光荣应征入伍成了一名消防战士,在训练之余,他认真学习,不仅熟练掌握了消防机械操作,还会排查和维修机械故障,在灾害现场实施院前救护。凭借过硬本领,退伍时,他成功考取了公安部消防局二级消防战斗员,精通灭火、高空绳索、破拆、支撑救援和生物伤害救助及防恐处置等专业技能。

无论是在消防部队,还是在退伍后的抢险救援行动中,袁李斌发现,地方社会救援体系比较薄弱,他想组建一支专业的社会公益救援队,为推动地方紧急救援事业建设作贡献。热心公益的袁李斌,因为自己的坚持,感动了一批人,也结识了一批人,在他的号召下,中国紧急救援华宁救援总队于2016年初批准他组建了第一支国字头社会专业救援力量—中国紧急救援华宁四川民安救援队。次年元月受聘为中国紧急救援华宁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分管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

“紧急救援除了面临危险外,也需要很大的经济支持,刚开始家里人都不支持。”袁李斌苦笑着说,公益救援活动不仅需要人,也需要装备,更需要专业技术支撑,开支比较大,他不顾家人反对,自掏腰包,先后累计投入80余万元用于队伍建设、训练设施建设、装备配置、技能培训和社会应急体系建设研究、应急装备研发、队员救援时的保险购买和救援耗材补给等费用。

在袁李斌的努力下,他的救援队如今不但拥有了多项救援专业技能,救援专业技能资质也不断充实,国家应急救援员职业技能资格、电力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建造师、执业医师、护士、特种车辆操作员、燃气、水利、无线电和海事通讯等相关专业人士纷纷加入,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获得了广泛认可。

为提升队员抢险救援能力,袁李斌采取每月定期培训和指定专业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方式,积极提升队员紧急救援专业技能。“我们的队员都经过专业的救援培训,目前取得国家应急救援资质多达20余人,可以随时待命应急地震、水域、野外搜救等系列大型自然灾害的救援。”

勇于担当 构建地方紧急救援体系助推社会发展

“如果不够专业,有可能帮不上多大的忙。”袁李斌说,为了让救援队成为一支专业化抢险救援队伍,他在筹备组建救援队之初,也抢抓时间给自己充电,进一步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实现合法救援、科学救援的新时代要求。“我用了两年时间,考取了多项资格证书。”袁李斌有些自豪。2015、2016年两年期间,他先后拿到了国家紧急救援员证书、国家紧急救援职业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国家紧急救援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

为顺应时代,构建地方紧急救援体系,助推社会发展,袁李斌于2016年注册了机构,组建了四川民安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配套建设了四川民安紧急救援培训基地和四川民安应急装备储备中心,储备了涵盖高空绳索、狭窄空间救援、坍塌救援、水域救援、泥石流救援、城市内涝救援、野外搜救、消防灭火、生物救援、交通救援、无人机侦察与空投求生装备、人员疏散、心理干预等培训专业多类人才。目前已有70余名学员通过基地培训,顺利获得国家应急救援职业技能资格证,第一期通过率为80%,第二期通过率达100%。为社会输送专业救援人才储备作出了积极贡献。基地培训师也多次受邀到北京、云南、上海、浙江、辽宁等省市开展社会公益救援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达千人次。

勇于担当,胸怀应急梦的袁李斌,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建立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体系,三位一体立体发展,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发展。他除了在救灾专业技能上不断扩充外,还注重救援装备研发,带头开展社会应急体系研究,经过长达8年之久研究的《中国智慧ZQAM应急体系》在北京召开了研讨会,并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目前已与某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中国智慧应急管理平台》。此外,他带头研发的应急救护、后勤保障及生物救援装备正在筹备申请三项专利,撰写收集各类应急预案样本多达100余件,与多名专家教授联合规划的集应急体验、科教宣传、实战培训、物资储备、

产品研发等为一体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场馆已出草图,与多方合作预计投入两亿建设,项目落地正处于选址合作洽谈期。

临危不惧 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每一次救援,都是在和死神擦肩。“热心抢险救援,对死也就无所畏惧了。”袁李斌说,当面对油罐车起火、氨气泄漏、房屋坍塌、地质灾害等危急情况时,他总是冲锋在前。但这些经历,他从未向家人提及,“不想让他们为我操心,尤其是不愿父母为我担惊受怕。”

“平时救援最多的是帮助老百姓摘除马蜂窝”袁李斌坦言,每年救援队接到除蜂电话不下百次。马蜂毒性很大,在摘除过程中受群蜂攻击死亡率高达90%,由于蜂巢多建在大树、高层建筑,摘除难度高,风险大,缺乏专业技术和装备,遇见蜂巢老百姓只得求助。“前些日子,还到学校20多米的高空除了一次蜂。”原来袁李斌所在仁和镇小学,距离教室仅3米处的一株约25米高的树上有个巨型蜂巢,群峰进进出出,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正如大家所称赞的一样,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短短两年时间内,袁李斌带领他的中国紧急救援华宁四川民安救援队先后自费参与九寨沟抗震救灾,阆中建筑坍塌救援、都江堰龙池森林搜救、莲花湖水域打涝等各类大小抗险救灾活动30余次、生物救援100余次、累计除蜂多达300余次、参加政府和社会综合应急演练10余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抢险救灾过程中,我们的队员充分展现了森林搜救、心理疏导、人员疏散的专业特长,成功搜救出14名上山采药失联的村民,累计紧急疏散滞留游客高达4000余人,在省委组织部制作的《为灾区群众撑起一片天》专题片中出镜多达13次。”提到九寨沟抢险救灾,袁李斌不忘紧急疏散游客们的情况,救援队队员们汇同其他志愿者积极帐篷搭建、人员安置、物资发放工作,并对情绪偏急游客和待安置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最终营造了安全、和谐、友爱、互助的氛围,顺利完成游客安置和心理疏导任务。

袁李斌自费组建抢险救援队,带领队员们积极参与抢险救援活动先后被四川、云南等多家省市县媒体和四川政协省委统战部、民盟等单位采访报道,刊登的“岩石上的蜘蛛人”、“火线32小时”、“抗震救灾政协委员在行动”、“龙池森林搜救”、“西充正能量”、“营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领角鹄猫头鹰”等事迹反响很大。此外,西充县电视台根据中国紧急救援华宁四川民安救援队参与九寨沟抢险救援制作的专题和西充县政协结合袁李斌生活工作和公益活动拍摄的优秀委员风采专题片等,让作为身边楷模的袁李斌的光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荣誉的背后,是整个救援队员们的无私付出。“希望有更多的爱心志愿者加入到抢险救援队。”袁李斌说,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他们都将会坚持自己的热爱,执着自己的执着,一如既往,阔步走在抢险救援的道路上。 (杜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