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民主同盟南充市委员会 > 文化建设 > 散文诗词

晓庄有钟声,书乡有邀约——读丁羽《晓庄钟声》有感

文·郑琨


同游书海,共品书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汉字的故事——晓。

与它结缘,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直以为,“晓”是属于古诗词的浪漫,直到我遇到了它——《晓庄钟声》,我才知道,原来“晓”与“庄”的邂逅,居然是一个那么动人的故事。

晓者,天明也。《晓庄钟声》这本书告诉我,晓庄的“晓”,原来是大小的“小”。至于为什么变化,一切得从陶行知先生说起。

1917年,先生目之所及的中华,面目疮痍,穷困落后,两亿文盲。那时候的先生,以他之所知,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谈笑于鸿儒之间。但是,他没有,他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教育是立国之本,而平民教育是教育之本。如果农村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他这么说,然后就这么做。1927年,先生脱下了洋装,挽起了裤腿,走进了小庄。他要从小庄开始,为中国培养一百万农村教师,去改变一百万个乡村!陶先生的晓庄师范,不要少爷和小姐,不要文凭迷,不要书呆子。他带领着学生们,自己建校舍、修厕所;盖礼堂、造图书馆;开荒种地、挑粪施肥……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改造社会的良知,就这样,小庄的“小”,变成了破晓的“晓”。从晓庄到上海,从江苏到新疆……“凡我脚迹所到的地方,就是平民教育到的地方”。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去教,一点一滴地去做。他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乡村都披上了晓庄的光。

晓者,明白也。先生希望后辈们明白什么呢?我掩卷沉思,豁然知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告诉我:为师者定当知行合一,践行奉献与担当。这也是先生对中华民族这个苦难的民族崇高德行的独特概括。读《晓庄钟声》期间,我也在读“森林火灾”,读“新冠疫情”。惊心的数字,惊人的报道,惊天动地的救援,我们总是会看到一群能“知”能“行”的“最美逆行人”:消防队员知晓大火无情,敢于披盔持甲奔赴凉山;成千上万名白衣天使知晓前路坎坷,敢于从八方汇入江城的战场;李文亮知晓病毒的感染性,黑夜里敢于吹响预防的号角;钟南山知晓病毒的危害性,敢于以身犯险坚守前线……我深深地震撼了,为这侵入血脉的奉献和担当!是这伟大的民族精神,把病毒湮没在肆虐的窗格。名山苍苍,先生之风,冬暖夏凉,难怪宋庆龄先生会亲笔赠其四个苍劲大字“万世师表”;江水攘攘,先生之光,山高水长,难怪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总是有人敢于担当。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告诉我: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手把锄头锄野草!锄去野草好长苗!”这是先生根据晓庄的山歌调子填的词。在晓庄的荒山野岭,先生和学生们用开山辟路的锄头,让这支朴素而充满朝气的山歌,从晓庄传遍了大江南北。现在想来,那是从晓庄传来的隔着一个世纪的回响。我们手里操持着下一代人的命运,便是操持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先生将晓庄的种子种到我的心里,我要将晓庄的种子播撒出去。于是,我组织学生学钟南山、学李文亮、学李兰娟;讲述火灾疫情期间那些不平凡的故事;为武汉人民,为那些逝去的生命默哀……孩子们感慨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今天全世界在保护着我,明天我保护全世界。”生活里做真教育,在社会中塑真品格。看吧,晓庄撒出的种子就这样异地生根,抽枝发芽。

1946年12月1日的清晨,南京郊外的晓庄,在万世师表的旗帜后面,是长长的人群。他们在护送先生回到了他的晓庄。百姓乡亲,沿途拜祭,哀伤的挽歌飘荡在郊野。人们悲痛地吟唱着:“长江里流的不是水,是我们的泪。你是穷孩子的保姆,人民的朋友,我们的导师。”在一块荆棘丛生的地方,先生开辟出了一个理想的学园;在民族危亡时期,先生百折不挠地为中国教育寻找新的曙光。

90多年前,知行合一的钟声在晓庄敲响,90多年后,我辈定当步先生之尘,让晓庄的钟声在耳畔回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记得有哲人说过:书籍犹药,尤能治愚!朋友们,千百年后,也许我们的背影都已经过去,但只有书籍的思想内涵会在人世间永恒流传。爱上读书吧,“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里有伟大的人格,恢宏的自然,浓厚的家国情怀,更有千古不朽的篇章!它会带着你遨游五洲,纵横四海,人生快意,尽在其中!也会让你的智慧和汗水变成钻石闪闪发光!